【环球网报道 记者 刘晓旭】工信部组织制定的GB175-2023《通用硅酸盐水泥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,这是我国对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进行的第七次修订。
记者了解到,新国标的实施,有望提升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,预计新标准实施后熟料使用量将不低于75%,按照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.2亿吨测算,将带动熟料需求量提升约2亿吨,对应产能利用率提高10%,有望部分缓解产能过剩压力。另一方面,对熟料掺量及混合材质量要求的提升均会带动水泥生产成本增加,预计成本涨幅约10-30元/吨,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会更大。因此,行业有望加速优胜劣汰,促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同时,近期水泥行业再掀涨价潮。国内水泥市场价格上涨范围不断扩大,华东地区宣布水泥和熟料价格大幅上调50元/吨,实际落实30-50元/吨不等,自五月份以来,东北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均有所上涨,部分地区仍在酝酿涨价,截至5月24日周五,全国水泥均价达372元/吨,较月初上涨约12元,创二季度以来新高。
业内人士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,由于水泥新标准实施在即,为传递成本增加,多数地区企业积极推动价格上涨,预计后期价格将继续趋强运行。短期水泥价格上涨对头部企业带来的利润空间将会更大。同时,后续基建和地产需求预期改善,供给格局有望持续优化,水泥行业将有望受益。